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1月29日电(郑扬帆 冯源)尿便失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造成皮肤糜烂、身体异味,还会导致抑郁及其他慢性疾病,对他们的身心和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国内多家医院机构参与的“老年尿便失禁干预技术及产品综合示范应用研究”项目28日在杭州启动。AI辅助医疗是这一项目的一大特点。
该项目属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项目由解放军总医院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四川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同承担,并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禹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共同参与。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当前老年人尿便失禁诊治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尿便失禁病例远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医疗照护投入成本不断加重;二是我国尿便失禁缺乏大规模人群的动态监测及早期预警,而早期的系统治疗对病症改善的效果更加显著;三是老年尿便失禁神经刺激及盆底修复的国产化装置覆盖面不广,基层医疗机构应用严重不足。
与会专家介绍说,针对这些关键瓶颈问题。此项目以国产自主创新的穿戴型智能化胫神经电刺激器、六电极骶神经刺激器、多功能盆底刺激仪为示范产品,旨在提升我国医疗机构对老年尿便失禁的干预管理能力。同时,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中国老年尿便失禁人群数字画像库,通过老年尿便失禁综合示范进行推广,形成一个“医疗中心-社区-家庭”的综合防控管理体系。
而体系中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构建“网络监测-远程预警-AI辅助医疗”的尿便失禁精准诊疗平台,建立个体优化诊疗及长期随访评估体系,建立尿失禁手术并发症管理数据库,制订国产神经刺激治疗新技术的标准和规范,研发老年尿便失禁数字化智能评估与管理系统并开展应用推广。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徐智慧说:“AI诊疗、互联网看病已经成为了未来的趋势。AI辅助的诊疗平台一方面能够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另一方面也能为长期慢性病的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参与项目的8家综合性三甲医院将联合各自的协作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5个综合示范基地。每个基地覆盖了医院、康养及社区等各级医疗机构,有望形成300家以上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全国性老年尿便失禁诊断评估和干预预防的科技示范联盟。广东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黄海教授表示,这个项目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完成任务书所要求的指标,而是要当作一项长期事业在干,朝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一目标不断前进。如果老年尿便失禁诊断实现医疗机构的全覆盖,那90%受尿便失禁影响的老年群体便能够在早期得到有效诊疗。
原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876222?d=134d701&channel=weixin